top of page

1 to 1 PROTOTYPE T

這次1:1原型製作,以第二層地表為概念主軸,嘗試在C-HUB三樓外側綠台廣場內做出可互動的空間,讓人可以很自然的走入此狀態的空間,並脫離第一層地面,看到不同的視野與體驗此連續的空間型態。以13個吊掛點配合C-HUB三樓外側綠台廣場Y型鋼柱與圓形鋼梁交錯點,支撐起整個結構,內部節點則以螺絲、螺帽、墊片、壓接端子與鋼索連結成面,在以PVC膜覆蓋其面四到五層,讓人可以行走於其中。

 

The 1: 1 prototype, the second layer surface of the spindle concept, can try to make interactive space within the C-HUB station outside of the third floor of the Green Square, people can walk into a natural space in this state, and from the first ground layer, see different vision and experience this continuous space patterns. In 13 hanging points with C-HUB station outside of the third floor of the Green Square Y-circular steel columns and steel beams alternation, support from the entire structure, internal node places screws, nuts, washers, crimp terminal and cable link into the surface, in order to PVC film covering its surface four or five, people can walk in it.

實體結構預想

除了角接點以鋼板與鋼構件製成角接外,以牙條棒來鎖入角接點,並抓住面材ETFE,以此耐候的高強度塑料,整體的結構系統為超靜定結構,使用多點的連結,構成的曲面,讓力的傳導得以分散在各個角接點,即使其中一個部件損壞也不會讓全部的結構崩潰。在角接點的結構設計可以使用螺絲來調整每支牙條棒的角度,來形構出所設計的曲面。有一個轉軸來調整XY方向,另一個轉軸則調整Z軸方向,藉由XYZ的三軸調整曲面的形態,並在其兩個轉軸以螺絲來調整鬆緊程度。

關於微城市

微都市對應現有都市的紋理,重新釋放空間,將人的活動空間帶到都市的負空間,微都市的結構以點作為起始,隨著時間的變化會開始不斷往上累加,一個單位結構與另一個單位結構彼此靠近一定的距離,便會開始產生連結,創造出新的平台與開放空間,現有的都市開放空間,大多是一開始就被指定,並非是跟隨實際的使用需求的狀況為前提進行判斷,多數的現有開放空間處於閒置狀態,若可根據此種微都市系統不斷成長,自然而然產生的開放平台,其使用率與需求才能真正彼此呼應。

不再思考重力,而是彈力。當我們開始抵抗地心引力。如何拔地而起創造出第二層地表,把人帶上去,是微城市的宗旨之一,讓人從原本的城市可以很輕易的走向新的城市,將生活漸漸的轉移。所以這整件事情,並不是像一個異形,突然存在,突然的壓迫或是改變人的生活,而是希望他可以建立在原有的基礎上,讓人慢慢接受。從地表延續到新的空間,產生第二層地表。

現在台南市的街道失去了甚麼?還留有甚麼?未來期待著甚麼?過去的街道是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在經過時間的變遷與經濟的蓬勃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交通方式,街道逐漸被群立的招牌與汽機車填滿,城市高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擁擠,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從都市現況可以觀察到每戶每家的窗口都被鐵框框住,路上的人被汽車包住,深怕外面的人進入。人口越來越密集,每個人都在擴充自己的私領域,而公共空間卻逐漸被縮小,重塑公共空間的形態,便是重建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機會。

從都市尺度的想像到巷弄到實體裝置操作,在思考上大垮距的去思考日常生活當中開放空間的第二種可能性,這次實體模型操作,從一開始發想就現有可以很輕易取得的材料中,尋找以最單純的結構體來製作空間的基本要素,因此選擇鋼索、螺絲、螺帽以及壓接端子來作為萬用接點的組合形態要素。再最初期施作方式跟據電腦運算的每條線段來切割鋼索,一條一條組合以便完成主要的結構形態,當線段接合完成之後,不論過程中怎麼樣變形,只要施加當初設計方向的預力,便可以恢復成設計的形狀,來達到可輕易改變形狀來攜帶與運送。選擇鋼索也是因為他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

bottom of page